本数据以2000年-2017年MODIS的植被指数MOD13A3和Albedo MCD43A3数据产品为数据源,数据分辩率为1KM,月合成,利用MRT工具,进行数据拼接、投影转换等影像处理,再利用中巴经济走廊区域边界,采用Python批量裁剪,采用荒漠化差值指数(DDI)评价中巴经济走廊荒漠化程度,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反照率(Albedo)为监测指标,通过构造Albedo-NDVI特征空间,并利用Albedo和NDVI之间负相关的关系,构建DDI公式,完成2000–2017年中巴经济走廊荒漠化分类专题数据集,直观反映中巴经济走廊荒漠化程度,为定量评价荒漠化严重程度提供参考。该数据可为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采集时间 | 2000/03/01 - 2017/12/31 |
---|---|
采集地点 | 中巴经济走廊区域 |
海拔 | -36.0m - 8378.0m |
数据量 | 879.5 MB |
数据格式 | GEOTIFF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1000.0m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月 |
坐标系 | WGS84 |
投影 | Geographic |
涉及MOD13A3和MCD43A3数据包括:h23v04、h23v05、h23v06、h24v04、h24v05、h24v06,数据分辩率为1KM,月合成;中巴经济走廊区域边界。
基于年度NDVI和年度Albedo构建的荒漠化差值指数,需要以NDVI的年度最大值,Albedo 的年度最小值作为基础数据。
采用高分辨率数据来评价荒漠化分级数据的质量。以2010年数据为例,选取8副landsat 7 影像数据在小范围上进行验证,计算8副影像的NDVI值,然后转换成植被盖度,根据荒漠化指标分级标准评价各个验证区土地的荒漠化程度。在每个影像上选取各级别荒漠化验证点30个,与数据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Kappa系数,其中总体评价精度达到80.83%,Kappa系数为73.89% ,
MOD13A3 中巴经济走廊 Albedo地表反照率 DDI荒漠化差异指数 NDVI 荒漠化分布 MCD43B3 NDVI-Albedo特征空间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7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