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6月初至8月初,在黑河干流源头西支开展多年冻土调查。沿二尕公路热水大坂垭口至石棉矿岔口之间路段,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依次布设测温孔T1、T2、T3、T4、T7、T5和T6等共7眼,并布设测温管进行地温监测。所用仪器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热敏电阻温度计,用Fluke万用表测定其电阻值,再换算成温度值,精度±0.05 °C。为了降低公路对钻孔温度的影响,在定孔位时要求所有钻孔离公路的垂直距离均保证至少大于100 m。除热水大坂垭口T1温度孔位于二尕公路的南侧以外,其余6眼钻孔均位于公路的北侧。
采集时间 | 2011/06/01 - 2011/08/01 |
---|---|
采集地点 | 黑河流域上游 |
数据量 | 70.7 kB |
数据格式 | excel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分、日、次 |
坐标系 | WGS84 |
沿二尕公路热水大坂垭口至石棉矿岔口之间路段,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依次布设测温孔T1、T2、T3、T4、T7、T5和T6等共7眼,并布设测温管进行地温监测。
所用仪器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热敏电阻温度计,用Fluke万用表测定其电阻值,再换算成温度值,精度±0.05 °C。为了降低公路对钻孔温度的影响,在定孔位时要求所有钻孔离公路的垂直距离均保证至少大于100 m。除热水大坂垭口T1温度孔位于二尕公路的南侧以外,其余6眼钻孔均位于公路的北侧。
数据质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