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地貌数据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1:100万)。
数据字段包括:Fenfu(图幅号)、name(属性)、class(编码)、Sname(行政区划)
采集时间 | 2009/01/01 - 2009/12/31 |
---|---|
采集地点 | 黑河流域 |
数据量 | 29.8 MB |
数据格式 | shp |
坐标系 | WGS84 |
主要使用和参考的数据包括:
1)遥感影像数据:全国1990’s 左右的TM和2000’s 左右的ETM影像;
2)历史地貌图:已出版的15幅100万地貌图、两套全国1:400万地貌图、全国各省市区的50万或100万地貌草图;
3)基础地理数据:全国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和25万DEM数据;
4)地质数据:全国1:50万地质图;
5)相关专题图:土地利用图、植被图、土地资源图等。
解译方法采用基于ARCGIS的人机交互方式,并按照分层分级的解译顺序进行:
第一层:平原与山地;
第二层:基本地貌类型(28种);
第三层:10种成因类型;
第四层:次级成因类型;
第五层:形态差异划分类型;
第六层:次级形态差异划分类型;
第七层:坡度、坡向及其组合划分地貌的倾斜程度或坡度;
第八层:物质组成或岩性确定的地貌物质类型;
第九层:合并1-7层图斑。共包括441种地貌类型及编码。
经过精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