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由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产生,2008年3月24日和3月25日在冰沟流域大冬树山垭口进行的两次积雪地基微波(6.925H/V,18.7H/V,36.5H/V)辐射观测,该数据集包括5个子文件夹,分别为:亮温数据、积雪剖面含水量数据、雪粒径数据(3月25日)、积雪剖面密度、雪层温度。观测内容包括:1)亮温数据(微波辐射计测量)。2)积雪参数观测,观测变量包括雪剖面温度(针式温度计和手持式红外温度计);雪粒径(手持式显微镜)、湿度、密度;介电常数等(雪特性分析仪)。
采集时间 | 2008/03/24 - 2008/03/25 |
---|---|
采集地点 | 黑河流域 |
数据量 | 379.4 kB |
数据格式 | doc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日 |
坐标系 | WGS84 |
2008年3月24日和3月25日在冰沟流域大冬树山垭口进行的两次积雪地基微波(6.925H/V,18.7H/V,36.5H/V)辐射观测,可以为机载-星载微波遥感的积雪参数反演和验证提供基本的数据集。观测地点位于10°左右的缓坡上。雪为陈雪,有明显的积雪层和冰层交替现象。3月24日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观测,时间范围是北京时间(BJT)2008年3月24日11:42至17:28。3月25日只进行了多角度短时观测(同一山坡不同位置处)。辐射计波束的高度角(水平为0度)设定为-20°至-55°,5°步长。
观测内容包括: 1)亮温数据(微波辐射计测量)。两种格式:一种是由车载微波辐射计(TMMR)自带软件打开,后缀为.BRT;另外一种是文本文件(ASCII格式),文件中按列依次为:年、月、日、时、分、秒、6.925GHz(h)、6.925GHz(v)、10.65GHz(h)、10.65GHz(v) 、18.7GHz(h)、18.7GHz(v)、36.5GHz(h)、36.5GHz(v)、高度角、方位角。由于6.925GHz和10.65GHz 的故障问题没有参加试验,故数据中该四列的值均为0。2)积雪参数观测,观测变量包括雪剖面温度(针式温度计和手持式红外温度计);雪粒径(手持式显微镜)、湿度、密度;介电常数等(雪特性分析仪)。
数据质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