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青藏公路昆仑山—唐古拉山南坡段为研究区域,全长430km。研究区段的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高寒草原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三大类型。
采集时间 | 1956/01/11 - 1981/03/03 |
---|---|
采集地点 | 青藏公路昆仑山-唐古拉山南坡 |
数据量 | 482.8 kB |
数据格式 | excel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月 |
坐标系 | WGS84 |
主要分布于青藏公路沿线的西大滩至沱沱河一带海拔4100-5100m的地区,是研究区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根据建群植物种的不同,可分为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高寒草原、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草原、扇穗茅(Littledalea racemosa)高寒草原等。
生态系统调查:采用样带调查方法,样带设置分三种情形,一是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分布区域划分研究分区,在不同生态系统分区沿垂直公路方向设置生态样带,二是在相同生态系统类型分区中,根据地貌单元变化部署样带;三是在同一个地貌单元内,依据人类工程活动干扰程度、冻土环境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的主要变化形式等,部署不同样带。样带长度根据垂直方向植物群落分布与变化、人类活动干扰迹地分布情况等设置为10-20km,在每条样带上依据地貌形态、人类活动强度以及植物群落类型与结构的梯度变化部署样方点,在每点沿不同方向设置100cm×100cm 样方8-12个。
采用TDR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不同深度水分含量;在每个样方点于0-100cm 深度内分层采集土壤样品一组。采用EKKO100地质雷达探测仪,在每个样方带上以及平行公路方向连续采样1-1.5km,以查清冻土上限深度。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