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主要包括美国国防气象卫星计划卫星(DMSP-F08、DMSP-F11、DMSP-F13和DMSP-F17)搭载的星载微波辐射计SSM/I和SSMIS的每日两次(升轨&降轨)亮度温度(K),时间覆盖范围为1987年9月15日至2015年12月31日。DMSP-F08、DMSP-F11和DMSP-F13的SSM/I亮温包含19.35H、19.35V、22.24V、37.05H、37.05V、85.50H和85.50V共七个通道;而DMSP-F17的SSMIS亮温观测由19.35H、19.35V、22.24V、37.05H、37.05V、91.66H和91.66V共七个通道组成。其中,DMSP-F08卫星亮温的覆盖时间为1987年9月15日至1991年12月31日;DMSP-F11卫星亮温的覆盖时间为1992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DMSP-F13卫星亮温的覆盖时间为1996年1月1日至2009年4月29日;DMSP-F17卫星亮温的覆盖时间为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1、文件格式和命名:
亮度温度以年为单位分别存放,每个目录中均由各频率的遥感数据文件构成,其中SSMIS数据中还包含.TIM时间信息文件。各文件名的
各数据文件名及其命名规则如下:
EASE-Fnn-ML/HyyyydddA/D.subset.ccH/V(遥感数据)
EASE-Fnn-ML/HyyyydddA/D.subset.TIM(时间信息文件)
其中:EASE代表EASE-Grid投影方式;Fnn代表卫星编号(F08、F11、F13、F17);ML/H分别代表多通道低分辨率和多通道高分辨率;yyyy代表年份;ddd代表该年的儒略日(1-365/366);A/D分别代表升轨(A)和降轨(D);subset 表示中国地区的亮温数据;cc代表频率(19.35GHz、22.24 GHz、37.05GHz、85.50GHz、91.66GHz);H/V分别代表水平极化(H)和垂直极化(V)。
2、坐标系及投影:
本数据集投影方式为EASE-Grid,即等积割圆柱投影,双标准纬线为南北纬30°。有关EASE-GRID的相关详细信息,请参考http://www.ncgia.ucsb.edu/globalgrids-book/ease_grid/。
如果需要将EASE-Grid投影方式转换成Geographic投影方式,请参照ease2geo.prj文件,内容如下:
Input
projection cylindrical
units meters
parameters 6371228 6371228
1 /* Enter projection type (1, 2, or 3)
0 00 00 /* Longitude of central meridian
30 00 00 /* Latitude of standard parallel
Output
Projection GEOGRAPHIC
Spheroid KRASovsky
Units dd
parameters
end
3、数据格式:
以整数型二进制存储,每个数据占2个字节。本数据集中实际存储的数据为亮温*10,读出数据后需除以10得到真实亮温。
4、数据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25.067525km,12.5km(SSM/I 85GHz,SSMIS 91GHz)
时间分辨率:逐日,从1978年至2015年。
5、空间范围:
经度:60.1°-140.0°东经;
纬度:14.9°-55.0°北纬。
6、数据读取:
每一组数据中的遥感影像数据文件可以在ArcMap、ENVI和ERDAS软件中打开。
采集时间 | 1987/09/15 - 2015/12/31 |
---|---|
采集地点 | 中国 |
数据量 | 7.9 GB |
数据格式 | 栅格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逐日 |
坐标系 | WGS84 |
投影 | EASE-Grid Global Cylindrical Equal Ar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