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北洛河上游国家级重点治理区土地利用图数据集包括陕西省吴起县、陕西省志丹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等区域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土地利用,空间分辨率为25米,保存格式为tif,数据命名采用“所属重点治理区+行政区+年份+土地利用图”的形式,如“××重点治理区××县××年土地利用图”。土地利用的分类系统包括8个一级类、22个二级类和2个三级类。所有专题图投影均采用高斯—克吕格,坐标系采用CGCS2000。
采集时间 | 2013/01/01 - 2017/12/31 |
---|---|
采集地点 | 泾河北洛河上游国家级重点治理区 |
数据量 | 98.6 MB |
数据格式 | TIF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25.0m |
坐标系 | CGCS2000 |
投影 | 高斯—克吕格 |
数据源为Landsat TM和ETM+数据,主要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https://glovis.usgs.gov/) 获取,少数从中国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 获取
基于eCognition软件平台,采用面向对象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研究区逐年土地利用数据。最后采用三种方法对数据精度进行验证:野外样本点调查、高分辨率影像识别和Google Earth的样本点识别。
遥感影像均经过辐射纠正、正射纠正以及融合、镶嵌等预处理。 最小图斑面积对应的实际地物面积不小于0.1hm2,多边形无重叠、无空隙,图斑属性无空置或冗余。 遥感影像解译前,采用遥感影像、典型调查、与实地对照的方法建立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标志。 基于遥感影像,结合解译标志,提取土地利用类型。 解译结果复查:抽取不少于总图斑的5%进行核查。 野外验证样本数量和成果满足《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SL592-2012)的要求,对于核查图斑,抽取10%作为验证样本进行实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