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为2001-201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桥子沟流域沟口径流站径流泥沙观测数据。桥子沟流域为治理与非治理平行对比观测试验小流域,桥子东沟为治理流域,桥子西沟为非治理流域。径流观测采用浮标法测流速,流速面积法计算流量;泥沙取样与测流同步进行,取样次数与测流次数相同,采用水边一点法取沙样,置换法测含沙量。本数据集包括实测流量成果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逐次洪水测验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逐日平均含沙量表、逐日平均悬移质输沙率表。
| 采集时间 | 2001/01/01 - 2010/12/31 |
|---|---|
| 采集地点 |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罗玉沟流域桥子沟 |
| 海拔 | 1235.0m - 1707.2m |
| 数据量 | 6.8 MB |
| 数据格式 | excel |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分、日、次 |
| 坐标系 |
人工定点定时观测
流量观测:桥子东沟、桥子西沟径流站测流建筑物分别为三角形宽顶堰和梯形宽顶堰,小水时用接流筒按体积法施测,洪水用浮标法测速计算流量,浮标系数取0.85。一般每天8时、20时观测两次,洪水期测次视水情增加,要求能测得各次洪峰、谷和完整的洪水过程。 含沙量观测:采用水边一点法取沙样,取样次数与测流次数相同。沙样处理采用置换法。
按照“水土保持试验规范”(SD239)和“水土保持试验规程”(SL419)的规定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数据的观测、整理、整编。 观测资料按照“四随”要求,随测、随算、随整理、随分析,发现观测的差错和不合理记录,及时进行处理、改正,并备注说明。 数据整编录入过程中经过制表、初校、复校、审核等四级人工校核,资料整编严格依据相关观测、整编规范规程,按照一校、二校、审核、复审、复核的过程开展,以确保数据成果质量。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年输沙量 年径流量 洪水总量 洪水输沙量 单位面积土壤流失量 径流系数 逐日平均流量 逐日平均含沙量 逐日平均悬移质输沙率 最大流量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