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施雅风先生和米德生编制的《中国1:400万冰雪冻土图》,地图编制的工作地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汉语拼音版》,保留了地图的水系及山脉注记,并增加了一些山文注记。编绘冻土图的依据是:冻土调查和勘探的实际资料、遥感资料的判译、影响冻土形成和分布的气温条件及地形特征。冰川雪线高度以等值线表示其变化趋势。季节性积雪与季节性结冰是综合依据了全国1600个气象观测台站资料和多年考察结果以等值线加注记和符号表示、冷生(冰缘)现象选择具有代表性且经实地观察到的给予示意性的表示。多年冻土和非多年冻土范围界线,依据考察现场资料经计算而编制成图,其综合程度较高(特普费尔著,1982)
《中国冰雪冻土图》反映了冰川、积雪、冻土及冰缘分布的规模、类型、特征,以及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和生产实践中利用、防治的前景。表现了我们三十年来在冰川冻土科研方面的成果。
采集时间 | 1988/01/01 - |
---|---|
采集地点 | 中国 |
数据量 | 895.0 MB |
数据格式 | 矢量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40000.0m |
坐标系 | WGS84 |
投影 | Albers |
该图是施雅风先生和米德生编制的《中国1:400万冰雪冻土图》,地图编制的工作地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汉语拼音版》,保留了地图的水系及山脉注记,并增加了一些山文注记。编绘冻土图的依据是:冻土调查和勘探的实际资料、遥感资料的判译、影响冻土形成和分布的气温条件及地形特征。冰川雪线高度以等值线表示其变化趋势。季节性积雪与季节性结冰是综合依据了全国1600个气象观测台站资料和多年考察结果以等值线加注记和符号表示、冷生(冰缘)现象选择具有代表性且经实地观察到的给予示意性的表示。多年冻土和非多年冻土范围界线,依据考察现场资料经计算而编制成图,其综合程度较高(特普费尔著,1982)
数字矢量化
数据质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