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IS MCD15A2.005数据集,将覆盖祁连山地区的分幅影像,利用MRT工具及Python语言代码,进行批量拼接、投影转换、裁剪等处理,生成2002-2014年祁连山地区MODIS MCD15A2 LAI数据。本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1 km,时间分辨率为8天。
采集时间 | 2002/07/04 - 2014/12/31 |
---|---|
采集地点 | 祁连山地区 |
海拔 | 1040.0m - 5993.0m |
数据量 | 65.3 MB |
数据格式 | 栅格/GeoTIFF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1 km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8天 |
坐标系 | WGS84 |
投影 | Albers |
本数据集的数据源为MODIS MCD15A2 v005版本数据,涉及分幅影像网格为h25v04、h25v04和h26v05,空间分辩率为1 km,每8天合成。
(1)试运行MRT工具,生成MCD15A2 LAI数据拼接和投影转换的prm文件,输出投影为albers投影(25, 47, 105, WGS_1984, False_Easting: 4000000),空间分辨率为1000 m。 (2)利用MATLAB 语言程序生成调用MRT工具的批处理文件,并运行; (3)利用祁连山地矢量边界,采用Python批量裁剪等步骤,最后采用GeoTIFF格式输出保存。
本数据集与源数据集MODIS MCD15A2.005质量一致。数据有效范围0-100,放缩因子为0.01,填充值范围249-255,其中:249表示 “未分类”或无法确定的土地覆盖类型;250表示城镇/建成区的土地覆盖类型;251表示“永久”湿地/泛滥沼泽的土地类型;252表示常年积雪或冰覆盖的土地;253表示贫瘠、稀疏的植被(如岩石、苔原、沙漠等);254表示永久性盐碱地或内陆水体覆盖区;255表示用于计算MCD15A2数据的源数据MOD09等地表反射红外近红外波段数据出现填充值时,对应MCD15A2像元填充为255,有的填充为254。